在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蛋白電泳與純化技術如同精密的儀器,為科學家們揭開蛋白質的奧秘提供了關鍵支持。無論是基礎研究中的蛋白質分析,還是生物技術領域的藥物研發,這兩項技術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工具。
電泳技術是現代生命科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溶液中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向帶相反電荷的電極方向移動的現象。電泳技術廣泛應用于蛋白質、核酸和氨基酸等物質的分離、鑒定和純化。根據目標分子的不同,電泳技術主要分為核酸電泳和蛋白質電泳兩大分支,分別在基因研究、蛋白質組學、臨床診斷等領域發揮關鍵作用。

核酸電泳
核酸電泳是進行基因研究的重要手段,廣泛應用于核酸探針、核酸擴增和序列分析等領域,主要用于分離和檢測DNA或RNA。核酸分子(DNA或RNA)帶有負電荷,在電場中會向正極移動,而瓊脂糖凝膠(常用介質)所形成的大孔網狀結構就像分子篩一樣,能根據核酸片段的大小對它們進行分離,較小的片段在凝膠中遷移速度快,較大的片段在凝膠中涌動時受到的阻力較大,因此遷移速度較慢,從而實現不同分子量核酸片段的分離;且瓊脂糖凝膠的孔徑大小可通過調整瓊脂糖濃度來調節。
核酸分子的遷移速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核酸分子的電荷密度、電場強度、分子大小及構象、介質的黏度及電阻等。
蛋白質電泳
蛋白質電泳是生物實驗中分離和分析蛋白質的常用技術,核心原理是利用蛋白質的電荷或分子量大小的差異,使其在凝膠介質中呈現出不同的遷移行為實現分離。按技術分類,單邊電泳可分為:SDS-PAGE(變性電泳)、Native-PAGE(非變性電泳)、等電聚焦電泳(IEF)和雙向電泳(2D-PAGE)。蛋白電泳廣泛應用于蛋白質分子量測定、純度分析、表達水平檢測以及蛋白質修飾研究等領域。在生物技術藥物研發中,蛋白電泳更是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確保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中,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是常用的蛋白電泳方法,SDS會使得蛋白質變成線性結構并帶上均勻的負電荷,從而去除蛋白或多肽分子自身的電荷差異,僅按分子量大小分離,分子量小的蛋白在聚丙烯酰胺凝膠的網狀結構中遷移快,而分子量大的蛋白則因凝膠孔徑阻力而遷移慢,從而實現不同分子量蛋白的分離。Native-PAGE則保持蛋白質的天然構象,適用于研究蛋白質復合物和酶活性。等電聚焦電泳(IEF)基于蛋白質的等電點差異進行分離,而雙向電泳則結合了IEF和SDS-PAGE的優勢,實現了更高分辨率的蛋白質分離。
蛋白純化
蛋白的純化是從復雜的生物樣本中分離和富集目標蛋白質的過程,其目的是獲得高純度、高活性的蛋白質樣品,為后續研究和應用奠定基礎。獲得純凈蛋白質對于開發靶向藥物、疫苗制造和從分子水平了解生物流程等方面的應用和研究都是至關重要的;高質量、高純度的蛋白質,有助于確保不含有可能影響其功能的污染物,為蛋白質后續的應用提供前提和保障。
蛋白的分離純化是個復雜的過程,其原理主要是通過利用蛋白的物理或化學性能的差異,對蛋白進行分離和純化。蛋白的純化大體可以分為粗分離和精細純化兩個階段,蛋白質常規的純化過程包含以下步驟和環節:
1. 樣本前處理:選擇合適的細胞裂解方法,破碎細胞釋放蛋白質,常用方法有機械法和化學法以及酶解。化學法中常用的蛋白變性試劑有SDS、鹽酸胍和異硫氰酸胍,其中鹽酸胍是一種強變性劑,能夠破壞蛋白質的高級結構,使蛋白質充分釋放;異硫氰酸胍則具有抑制核酸酶的作用,特別適用于含有大量核酸的樣本,有效保護蛋白質免受核酸酶的降解,為后續純化步驟提供優質的起始材料。
2. 粗分離:通過離心、過濾等方法去除細胞碎片和不溶性雜質。
3. 捕獲目標蛋白:根據蛋白質的特性選擇不同的色譜方法,如離子交換色譜、親和色譜、疏水相互作用色譜等。
4. 精細純化:進一步去除雜質,提高目標蛋白的純度。
5. 保存:將純化后的蛋白濃縮至合適濃度,并置換到所需的緩沖液中。
蛋白純化是生物研究中一種常用的技術,也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生物醫藥研究于開發過程中的關鍵步驟,高純度、高質量的蛋白質,在多種應用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蛋白純化技術是生命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核心支撐,其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或推動著整個生命科學領域及相關產業的前進步伐 。
西寶生物作為生命科學領域優質的上游原材料供應商,深耕生命科學領域二十余年,我們提供豐富產品或原料用于電泳和蛋白純化,助您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相關產品信息如下。咨詢服務熱線:400-021-8158或021-50272975
相關產品信息列表
產品貨號 | 產品名稱 | CAS |
Tris Base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 | 77-86-1 | |
Tris-HCl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鹽酸鹽 | 1185-53-1 | |
Glycine 甘氨酸 | 56-40-6 | |
L-Alanine L-丙氨酸 | 56-41-7 | |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鹽酸胍 | 50-01-1 | |
Guanidine thiocyanate 異硫氰酸胍 | 593-84-0 | |
Sodium dodecyl sulfate 十二烷基硫酸鈉(SDS) | 151-21-3 | |
1,4-Dithiothreitol 1,4-二硫代蘇糖醇 | 3483-12-3 | |
N'N'-Methylenediacrylamide 甲叉雙丙烯酰胺 | 110-26-9 | |
Agarose 瓊脂糖≥1200cm2 | 9012-36-6 | |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 dehydrate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二水合物(EDTA-2Na-2H2O) | 6381-92-6 | |
Tween-20 吐溫-20 | 9005-64-5 | |
Triton X-100 曲拉通X-100 | 9002-93-1 | |
3-(N-Morpholino)Propane Sulfonic Acid 3-(N-嗎啉代)丙磺酸(MOPS) | 1132-61-2 | |
2-(N-Morpholine)ethanesulfonic acid,monohydrate 2-(N-嗎啉代)乙烷磺酸一水(MES) | 145224-94-8 | |
2-[4-(2-Hydroxyethyl)-1-piperazinyl]ethanesulfonic acid 2-[4-(2-羥乙基)-1-哌嗪基]乙磺酸;N-2-羥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 | 7365-45-9 | |
ADA N-(2-乙酰胺基)-2-亞氨基二乙酸 | 26239-55-4 | |
3-(Cyclohexane)-1-propanic acid 3-(環己氨)-1-丙磺酸(CAPS) | 1135-40-6 | |
Isopropyl 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 異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 | 367-93-1 |
(更多產品請聯系我們:400-021-8158)
在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蛋白電泳與純化技術如同精密的儀器,為科學家們揭開蛋白質的奧秘提供了關鍵支持。無論是基礎研究中的蛋白質分析,還是生物技術領域的藥物研發,這兩項技術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工具。
電泳技術是現代生命科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溶液中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向帶相反電荷的電極方向移動的現象。電泳技術廣泛應用于蛋白質、核酸和氨基酸等物質的分離、鑒定和純化。根據目標分子的不同,電泳技術主要分為核酸電泳和蛋白質電泳兩大分支,分別在基因研究、蛋白質組學、臨床診斷等領域發揮關鍵作用。

核酸電泳
核酸電泳是進行基因研究的重要手段,廣泛應用于核酸探針、核酸擴增和序列分析等領域,主要用于分離和檢測DNA或RNA。核酸分子(DNA或RNA)帶有負電荷,在電場中會向正極移動,而瓊脂糖凝膠(常用介質)所形成的大孔網狀結構就像分子篩一樣,能根據核酸片段的大小對它們進行分離,較小的片段在凝膠中遷移速度快,較大的片段在凝膠中涌動時受到的阻力較大,因此遷移速度較慢,從而實現不同分子量核酸片段的分離;且瓊脂糖凝膠的孔徑大小可通過調整瓊脂糖濃度來調節。
核酸分子的遷移速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核酸分子的電荷密度、電場強度、分子大小及構象、介質的黏度及電阻等。
蛋白質電泳
蛋白質電泳是生物實驗中分離和分析蛋白質的常用技術,核心原理是利用蛋白質的電荷或分子量大小的差異,使其在凝膠介質中呈現出不同的遷移行為實現分離。按技術分類,單邊電泳可分為:SDS-PAGE(變性電泳)、Native-PAGE(非變性電泳)、等電聚焦電泳(IEF)和雙向電泳(2D-PAGE)。蛋白電泳廣泛應用于蛋白質分子量測定、純度分析、表達水平檢測以及蛋白質修飾研究等領域。在生物技術藥物研發中,蛋白電泳更是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確保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中,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是常用的蛋白電泳方法,SDS會使得蛋白質變成線性結構并帶上均勻的負電荷,從而去除蛋白或多肽分子自身的電荷差異,僅按分子量大小分離,分子量小的蛋白在聚丙烯酰胺凝膠的網狀結構中遷移快,而分子量大的蛋白則因凝膠孔徑阻力而遷移慢,從而實現不同分子量蛋白的分離。Native-PAGE則保持蛋白質的天然構象,適用于研究蛋白質復合物和酶活性。等電聚焦電泳(IEF)基于蛋白質的等電點差異進行分離,而雙向電泳則結合了IEF和SDS-PAGE的優勢,實現了更高分辨率的蛋白質分離。
蛋白純化
蛋白的純化是從復雜的生物樣本中分離和富集目標蛋白質的過程,其目的是獲得高純度、高活性的蛋白質樣品,為后續研究和應用奠定基礎。獲得純凈蛋白質對于開發靶向藥物、疫苗制造和從分子水平了解生物流程等方面的應用和研究都是至關重要的;高質量、高純度的蛋白質,有助于確保不含有可能影響其功能的污染物,為蛋白質后續的應用提供前提和保障。
蛋白的分離純化是個復雜的過程,其原理主要是通過利用蛋白的物理或化學性能的差異,對蛋白進行分離和純化。蛋白的純化大體可以分為粗分離和精細純化兩個階段,蛋白質常規的純化過程包含以下步驟和環節:
1. 樣本前處理:選擇合適的細胞裂解方法,破碎細胞釋放蛋白質,常用方法有機械法和化學法以及酶解。化學法中常用的蛋白變性試劑有SDS、鹽酸胍和異硫氰酸胍,其中鹽酸胍是一種強變性劑,能夠破壞蛋白質的高級結構,使蛋白質充分釋放;異硫氰酸胍則具有抑制核酸酶的作用,特別適用于含有大量核酸的樣本,有效保護蛋白質免受核酸酶的降解,為后續純化步驟提供優質的起始材料。
2. 粗分離:通過離心、過濾等方法去除細胞碎片和不溶性雜質。
3. 捕獲目標蛋白:根據蛋白質的特性選擇不同的色譜方法,如離子交換色譜、親和色譜、疏水相互作用色譜等。
4. 精細純化:進一步去除雜質,提高目標蛋白的純度。
5. 保存:將純化后的蛋白濃縮至合適濃度,并置換到所需的緩沖液中。
蛋白純化是生物研究中一種常用的技術,也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生物醫藥研究于開發過程中的關鍵步驟,高純度、高質量的蛋白質,在多種應用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蛋白純化技術是生命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核心支撐,其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或推動著整個生命科學領域及相關產業的前進步伐 。
西寶生物作為生命科學領域優質的上游原材料供應商,深耕生命科學領域二十余年,我們提供豐富產品或原料用于電泳和蛋白純化,助您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相關產品信息如下。咨詢服務熱線:400-021-8158或021-50272975
相關產品信息列表
產品貨號 | 產品名稱 | CAS |
Tris Base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 | 77-86-1 | |
Tris-HCl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鹽酸鹽 | 1185-53-1 | |
Glycine 甘氨酸 | 56-40-6 | |
L-Alanine L-丙氨酸 | 56-41-7 | |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鹽酸胍 | 50-01-1 | |
Guanidine thiocyanate 異硫氰酸胍 | 593-84-0 | |
Sodium dodecyl sulfate 十二烷基硫酸鈉(SDS) | 151-21-3 | |
1,4-Dithiothreitol 1,4-二硫代蘇糖醇 | 3483-12-3 | |
N'N'-Methylenediacrylamide 甲叉雙丙烯酰胺 | 110-26-9 | |
Agarose 瓊脂糖≥1200cm2 | 9012-36-6 | |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 dehydrate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二水合物(EDTA-2Na-2H2O) | 6381-92-6 | |
Tween-20 吐溫-20 | 9005-64-5 | |
Triton X-100 曲拉通X-100 | 9002-93-1 | |
3-(N-Morpholino)Propane Sulfonic Acid 3-(N-嗎啉代)丙磺酸(MOPS) | 1132-61-2 | |
2-(N-Morpholine)ethanesulfonic acid,monohydrate 2-(N-嗎啉代)乙烷磺酸一水(MES) | 145224-94-8 | |
2-[4-(2-Hydroxyethyl)-1-piperazinyl]ethanesulfonic acid 2-[4-(2-羥乙基)-1-哌嗪基]乙磺酸;N-2-羥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 | 7365-45-9 | |
ADA N-(2-乙酰胺基)-2-亞氨基二乙酸 | 26239-55-4 | |
3-(Cyclohexane)-1-propanic acid 3-(環己氨)-1-丙磺酸(CAPS) | 1135-40-6 | |
Isopropyl 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 異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 | 367-93-1 |
(更多產品請聯系我們:400-021-8158)